國家能源集團QC成果榮獲國際金獎
11月26日,國家能源集團包神鐵路集團神朔鐵路“探索者”QC小組參賽項目《便攜式智能橋梁梁縫測量儀的研制》斬獲第46屆國際ICQCC發(fā)表賽最高獎項——金獎。
本次大賽在印度海得拉巴召開,受新冠疫情影響,中國區(qū)域參會代表團由中國質量協會統(tǒng)一組織在天津分會場完成在線發(fā)表、問答。神朔鐵路公司“探索者”QC小組參賽項目《便攜式智能橋梁梁縫測量儀的研制》,從初賽的300多個課題中脫穎而出,代表中國參加國際ICQCC發(fā)表賽,入圍現場發(fā)布賽環(huán)節(jié),一路過關斬將,從111支參賽隊伍中突破重圍,斬獲金獎。
橋梁梁體,因承受荷載、熱脹冷縮等會發(fā)生變化,故橋梁設計時設置有伸縮縫,又稱梁縫,其數值測量是橋隧檢查作業(yè)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。橋梁梁體、支座、墩臺、地基、基礎等的變化、傾斜、沉降等橋梁梁縫測量值的準確性、及時性、完整性,對于分析橋梁變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意義。
橋梁梁體高度一般高于2.5米,沒有人字梯、安全繩等輔助登高工具,很難進行梁體上部梁縫值測量。為提高線上作業(yè)效率、縮短橋隧設備檢查時間、確保作業(yè)安全,行車組織單位要求將單個墩臺橋梁梁縫測量時間控制在300秒之內,因此研制一種能夠安全、高效、準確測量橋梁梁縫值的設備“迫在眉睫”。
神朔鐵路“探索者”QC小組遵循PDCA閉環(huán)原則開展該課題研究,深入現場勘查、多次檢測試驗、多次改進提升,用時10個月研制出“便攜式智能橋梁梁縫測量儀”。該測量儀投用后,將單個墩臺的測量時間由998秒降低至198秒,實現測量時間在控制值300秒以內的目標。
便攜式智能橋梁梁縫測量儀的研制應用,極大地提高了橋隧檢查作業(yè)效率和質量,為加強橋隧設備養(yǎng)護提供了精準的參考數據,有效保障鐵路安全穩(wěn)定運行,填補了國際橋梁梁縫測量精準儀器的空白。
據悉,ICQCC發(fā)表賽自1976年首次召開,至今已成功舉辦46屆,是質量管理領域規(guī)模最大、覆蓋面最廣的國際QC成果展示平臺,被譽為質量管理界的“奧林匹克”。